发表时间:2021/08/19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8月16日下午16时许,3个载有32吨无纺布、PVC薄膜的集装箱在南海九江码头通关后装上驳船,随后运抵深圳蛇口港直接装入国际航行船舶出口海外。这标志着佛山南海九江港在前期对接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的「湾区一港通」改革后,叠加启动与深圳蛇口港之间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联动发展,佛山地区企业进出口迎来全面提速的利好。
「以往我们需要分别在佛山、深圳两地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现在仅需在九江报关,货物运抵蛇口就可以直接登上国际航行船舶,为企业节省了至少一天时间,也不需要再到蛇口进行仓储和二次装卸,实实在在便利了企业。」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王玉梅女士认为,这种新的通关模式不但提升了物流效率,还降低了企业国际物流成本。企业还得以更好地掌握国际航行船舶的船期,预订好出口货物的舱位。
此次「组合港」项目的启用,相当于把位于深圳的海港延伸到珠江内河。新的通关模式下,进出口企业在南海九江出口货物时,转关手续精简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出口货物在九江码头完成通关手续,可以直接通过驳船运至深圳蛇口港并装上国际航行船舶。
据测算,南海九江与深圳蛇口的「组合港」项目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出口货物从南海九江港到蛇口港区完成离境,采用传统转关模式一般需5-7天完成,现在大部分可缩短至1-2天,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可降低30%。货物流转加速,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不论是去年我们对接南沙港开展的『湾区一港通』改革,还是现在实施的『组合港』项目,本质都是依托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创新和信息化系统有效监管,优化货物进出口流程,实现大湾区城市间港口的物流协同和无缝衔接,在功能组合、船舶装卸、数据协同、港口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大湾区港口通关一体化和智能化监管。」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副主任吴云表示。
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湾区一港通」、大湾区「组合港」等改革显著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物流服务质量,有利于保障湾区国际供应链顺畅稳定,是海关支持大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举措。
未来,广州海关还将继续加大与其他直属海关的跨关区合作力度,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广东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香港商报网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