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52) 8202 8321 

领袖访谈---中原施生与观点面对面|无为与有为

发表时间:2019/07/22 责任编辑:驻港办

提示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近日,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先生、中原集团副主席施俊嵘先生接受了观点地产新媒体的采访,以下为此次采访的全文内容:

这可能是香港一年中最不舒适的时节,周四下午骄阳似火,皇后大道中有太多人与车,高楼大厦留住绝大部分地面热量,闷热的氛围令人目眩。

从中环站 D1 出口到新世界大厦约300米露天路程,我们走了不到两分钟,几乎要跑起来。

但可以发现,无形乌云正笼罩在这座国际都市上空,未能散去。外部大环境不容乐观,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稳定因素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全港,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施永青脱掉眼镜,似乎显得有些痛心:“去年8月份的时候,我已经谈得比较严重了。”

他认为自己属于较早预见危害程度之大的一批人:“房地产一定是他们(美国)认为中国可能出问题的点。”

“美国金融海啸就是房地产出事造成的,对社会整体的冲击,他们自己也尝到个中味道。”施永青希望中国引以为鉴,不能给他人有机可乘。

 

坐在一旁的施俊嵘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我没有看得太悲观,未来的日子也是会比较谨慎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看不清前景的开发商们不假思索地加快推盘,这恰恰帮助了中介行业的复苏。

施俊嵘 31岁,看待事物有着更年轻的视角,他于2015年加入中原集团,在公司旗下利嘉阁地产从事销售工作,随后连升几级。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施永青当然期望这位新鲜血液能为中原带来改变,最终在中介混战中突出重围,重回第一。

“这是方向,但不是责任。” 施永青笑了笑。

“时代”

朝着一个方向,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计成败,这叫知天命。

施永青表示,去年让儿子施俊嵘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参加工作队,去做城市的改革:“他一定可以学到东西的,至于未来能不能使中原提升,还要看客观大环境配不配合。”

善于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寻找智慧,一些儒家学说,更多老庄思想,施永青在1992年提出了坚持至今的企业文化,无为而治:企业最好的求生方法就是不要给员工太多束缚,要给员工自由,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找出路。下放权力,让下面的人多做一点决定……

近年来,这套管理理念正备受考验。

“我原先定的这个制度是用很多年都可以用的,在香港用了40年,内地的头20年也是用我的制度为主。“施永青坦诚,现在在外部的力量压力下,不能不改。

由左晖领导的链家在2015年崛起,搜集庞大的资本,依靠多次行业并购迅速推进全国化扩张,先后整合了成都伊诚、上海德佑、北京易家、深圳中联、广州满堂红、杭州盛世管家和高策地产等众多服务机构。

该公司直营门店数量自2014年末的1500家,发展到了超过8000家,随后推广加盟模式,最后上线贝壳找房平台。与之对比,中原过去一直坚持做直营店。

我们指出中原集团在2018年佣金收入录得189亿港元,情况未算乐观,内地区域的利润薄了。施永青觉得一部分责任还是要算到链家头上:“链家来了,制度改了很多,每一次都对我们造成冲击,生态环境都变了。“

同时,我爱我家、房多多、爱屋吉屋、悟空、中房和Q房网等玩家亦蓄势待发,投进行业的钱多了,做中介的人也增加了,竞争对手多了。施永青形容这属于产能过剩,所以每人分到的就越少。

“基本上它(链家)现在这场仗已经打赢了,因为已经做了老大,而老二、老三跟它有距离,所以现在是已经赢了。“

但施永青称链家的模式也并非万能,除北京、上海以外的区域做的不算好:“现在只是北京有50%(市占率),上海大概20%多,其它的地方比重都不高。而比重不高的话,利润就有限。”

“前期投了这么多,以后就更难使人满意,现在吃亏的是投了钱的人。“他亦不看好贝壳的上市计划。自2016年,链家上市的传闻便断断续续传来,只是去年经历一年的行业低潮,中介公司的估值承受压力。

“链家应该赚钱了,但我认为赚的钱很难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施永青道:“如果真的把所有的同行都干掉了,占了50%以上的市场,投资者就可能拿到回报。只是这不可能,亦是不被允许的局面。”

 

“革新”

采访地点位于中原集团总部一个装饰简单的会议室内,房间四面贴上金色的绒布,除一张长桌搭配几把办公椅外,别无他物。

一口气交流了几十分钟,冷气吹得人有些口干舌燥。大家都不约而同举起茶杯,杯子里是香港办公室的标配红茶。

采访继续,我们问起过去一段时间中原作出的罕有变革,包括去年8月在全国陆续推行合伙人制,首当其冲是北京与成都区域,大部分员工变为合伙人,享受高比例佣金的同时不再拥有公司编制。

北京中原住宅部下设的六大管理部,将各自事业部、项目事业部由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伙人关系,设立合伙企业。

另有消息称,从2019年7月1日起,上海中原地产线下门店正式推出无底薪、最高提成72%的薪酬制度。

具体而言,原先底薪+提成的薪酬制度并未取消,而是员工可以在两种制度上作出选择。如果选择无底薪,业务员提成幅度将被提高到48%-72%之间,比原来提高15%-20%。

施永青往后一仰,摆了摆手,示意我们这些问题要向施俊嵘讨教:“他比我了解多一点。“

施俊嵘今年年初出任中原集团副主席,目前统筹中原中国的改革事务。

“我们实际是从上海开始做的改革。”施俊嵘介绍:“以前开发商开盘都会再三犹豫,想再拖一下等价格更好再推,但是我觉得,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开发商都不会这样考虑了。一旦能达到销售的条件,大部分新盘都会立刻被推出市场。”

施俊嵘指,这样其实有利于整个市场的成交量,上海去年12月成交量逐渐回升,算是碰上了好时候,在过完节之后大家都是信心满满地去推。

尽管中原以前也有分纯利的制度,但只是高层分纯利,现在中原把分纯利的层级往下推。这样一来,以公司利益为重的人增加,与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的人增加,这是结构上的改变。

“以前只是高层有些人想做,下面推不动。” 施俊嵘接着说,话里行间有条不紊:“我们等于是多了一个店长制。同时,以前是大区才有分纯利,现在是小区域、单店都可以分纯利。”

另一个关键改变还包括原萃,原萃是中原于2018年6月面世的中介加盟平台,旗下另设加盟品牌几亩置业。

它的成立,是否如外界相传一样是为了在上海对抗德佑?施俊嵘告诉我们:“原萃是在一些没有中原的地方主推,例如广西有很多。旨在扶助当地一些做得相对比较好,又不想加盟贝壳的公司。”

“我们主要收一些技术支援费,为加盟方提供电脑系统、管理模式方面的支持,替他做一些培训。”

“原萃不能说是一个很有盈利能力的板块,但是生长速度很快。”这位年轻管理者说。

 

 

“有为”

由施俊嵘出面,他改变了施永青过去坚持的一些经营理念。

“我们在做老大的时候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当你做得好的时候,一些坏的东西没有暴露出来,都被掩盖了,现在则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施永青转变话头,开始反思过往得失。

我们想知道,所以小施生现在就要去挑破这些泡沫?

“对。”施俊嵘确定无疑地说。

至于无为而治的管理方针,他也有不同想法:“我觉得我们有一些地方可以相对有为一点。”

比如在薪酬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上,“在内地,我感觉以前很多员工和公司的利益没有很好地挂钩,现在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东西把他们捆绑在一起。”

在施俊嵘的想象里,中原有着更多元化的未来:“我们不像很多互联网企业,喜欢整个生态链都要独自把控,做到客户闭环,但只要当我们看到有机会的时候……”

“比如说担保业务,这一块是很影响我们的主营业务的。同时,你知道买房最重要的就是客户的金融问题,所以我们也会主动去尝试。”过去,施永青不止一次公开强调,金融是中原不会去碰的领域,公司也不需要资本介入。

“我觉得上市是一种方法,但也不是唯一获得资本的方法,所以也不一定会走上市的路。” 施俊嵘只是担心,大部分管理层习惯了这种没有外来资金影响的管理方法:“如果把钱拿到手,他们会不会用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是他去听老臣子的。”施永青还是强调。

“这个市场上,比如说我们大部分的客户,很可能就是我这个年龄的。你问我会不会比他们更了解客户?这是有可能的。”施俊嵘毫不忌讳:“所以我反而不是觉得我跟他们学得不够快,反而是觉得如何可以更多地去影响公司。”

他希望自己能慢慢增加对公司的影响力,因为这是更重要的。

年轻有活力,雄心勃勃,希望做出成绩,施俊嵘给外界的最初印象是一个更进取的形象。但施永青显然希望下一代能更谦虚收敛。

老练的智慧与年轻的观念碰撞,以致于我们一度纠结,要如何评价施俊嵘过去一年的表现。

“小施生是高材生,他是在英国读书,很容易拿分的。”施永青认为:“他中学毕业是8个A+,还有两个A,但全班有8成人都是拿A和B的。”

“他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你满不满意?”

“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那你给他打多少分?80分还是90分?有100分吗?”

“我很少给100分的,80分已经很高了。”施永青摇摇头。

施俊嵘接着话题,作出一番自我评价:“这一年肯定是有很多挑战的,在公司里面身边的一些员工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要突出我自己的价值,肯定有一定难度,但是我感觉,以我相对年轻的定位,看事情的角度肯定会跟他们不一样,也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打80分我觉得偏高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施永青随口一说:“78分吧。”

大家忍俊不禁,会议室响起一阵笑声。

 

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先生及中原集团副主席施俊嵘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地产新媒体:去年年报显示,中原的利润薄了?

施永青:原因是竞争对手多了,投进这个行业的钱多了,做这个行业的人也增加了,产能过剩,每人分到的就少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链家变得很厉害。

施永青:链家本来是直营为主,后来搞加盟,现在搞平台。平台做得不错,花了这么多钱,不可能做得不好。

整个行业现在他们最大,对我们一路都有威胁,当然这个行业的生意都是抢回来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去年开始推原萃这个平台,目前情况如何?

施永青:原萃在一些没有中原的地方主推,我们不像链家一样一铺开就全国铺开,广西就有很多。

我们去扶助一些当地做得相对比较好的公司,这些公司,很多在当地也不小的,有些甚至是当地最大的公司,他们不想加盟贝壳。

原萃是一个技术支援的平台公司,加盟品牌另有几亩置业。几亩置业是一个品牌,放在他们的门头上。

如果是想换门牌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换,不换门牌,我们也给他们支援。主要是电脑系统、管理模式方面的支持,收一些技术支援费,不叫加盟费,我们提供一些软件,做一些培训。

每家公司是不同的,我们能提供的服务也不同。很多的收费是按照提供的服务去收的,不是套餐,而是点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点菜。

观点地产新媒体:这一模式未来会比中原直营这一块还大吗?

施永青:暂时看不到会比中原大,因为他们主要是在二三线城市,那边的房价比较低,交投量也比较低,所以那边做得大的公司,一般都100到200家左右的分行。

如果在上海、深圳、北京做得大的,可以做到上千家分行。我们目前没有过千家,只有四五百家。

施俊嵘:这个业务也不是一个很有盈利能力的板块,但是生长速度是很快,因为是加盟形式,是相对比较轻的模式。

观点地产新媒体:现在他(施俊嵘)的重心全部要放在内地?

施永青:对,内地几个主要大城市在做一些改革,他都需要负责。

施俊嵘:我们是从上海开始做的改革,出来的成果也算是比较乐观的。

做改革在一开始会有比较大的阵痛,但我们改革出来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时间的关系,刚好在上海碰到了市场比较好的阶段。

很多时候,推一个新的制度,不是说这个制度有多么厉害,只是你推了之后,大家的接受程度如何,我们只是刚好碰上了一个比较好的市场。

我们是1月1号开始执行新的制度,上海在去年12月开始成交量就回升了不少,在过完节之后大家都是信心满满地去推。

改革之后内部的感受是比较好的,业绩上去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改革是做的合伙人制?

施永青:对,我们以前也有分纯利的制度,以前是高层分,现在把分纯利的层级往下推了。

以公司利益为重的人增加,与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的人增加,这是结构上的改变,这个改革使下面的人积极性提升了。以前只是高层有些人想做,下面推不动。

施俊嵘:我们等于是多了一个店长制,那个店长就是为他那个店的成本去做管理。以前是大的区才有分纯利,现在是小区、单店都可以分纯利。

观点地产新媒体:中原在上海做的无底薪改革情况如何?

施俊嵘:我们是设计了这样的一套方案出来,到底谁用,这是可以给他们选择的。其实这也是最近准备推的事情,也是可以给到他们一个选择的。

对于一些优秀的业务员来说,其实他们就不看重底薪,宁肯扣掉也没关系,但是后面的提成更高。这样的体系对培养人是不利的,因为培养新人出来,他们一开始可能就是业绩相对会比较低一点,所以我觉得每一个薪酬方案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只定一套方案,给所有人都是一种方案,我觉得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允许有不同的薪酬方案。

施永青:但是我原先定的这个制度,是用很多年都可以用的,在香港用了40年了,在内地的头20年也是用我的制度为主。

现在链家来了,制度改了很多,每一次都对我们造成冲击,生态环境都变了。现在它的冲击能力很强,但是自己还在改来改去。

施俊嵘:我觉得不同的城市会遇到不一样的环境,比如说二手市场还没有成熟的,可能就是需要培养的机制要多一点;对于一些已经有很多很丰富经验的业务员在这个市场里面的,可能就用进取一点的,就是高佣一点,但是无底薪,或者是保障底薪的那种方法,更能吸引这些人来公司工作。

观点地产新媒体:这个模式以后会不会对中原的人才长时间的留存有影响?

施永青:现在是外部的力量压力,我们不能不改。

施俊嵘:我觉得员工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香港以前的那一套,大家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有一个稳定的饭碗,然后一直做下去。现在的情绪又不一样,大家都是很拼搏的,凡是看到有机会的,立刻就去尝试,也是这个年代人的一个特点。

不同的方案的支出到最后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计算出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也不能再多了,因为本身这个行业的利润就不是特别丰厚。

施永青:人家给他多一点机会,你不给他,他就跑了。他觉得别人的制度对他有利,你这个制度对他长远可能有一点好处,但是短期可能就不利了,他就先去赚短期的钱,赚了再说。

说一件另外的事,链家在加佣金了,上海本来是2%,现在加到3%,北京也到了2.7%。

观点地产新媒体:因为销售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佣金可以拿高一点,开发商要依托你们。

施永青:今年比较难销,市场不好,所以就会加佣金。前一段时间销售不难的时候,开发商是自销为主,因为政府限价,本来可以卖高一点,但是不能卖那么高,当然没有销售上的困难。所以这样的房子为什么要给中介卖?为什么要给你佣金?客户都在门口排队要买了。

我们现在在上海也跟着涨,但是我想告诉中国的消费者,如果是一家独大,有些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是送这个送那个,什么都便宜,你把它养大了之后,就会要求更高的。现在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服务,根本不是行业来决定的,而是平台来决定的。

比如看房要有VR,VR成本高很多,本来行业可能不一定想用,你拍一个视频也可以看得到。但是链家做了VR,安居客为了跟它在平台上竞争,你不拍VR,就把你放在后面,逼得你要做VR。但是做VR的成本,将来也是要消费者承担的。

施俊嵘:其实说VR的应用,我们更早在香港就做了,但是那时候为什么没有立刻在内地推呢?也是本身大陆的市场情况,房价等等的原因加起来,在这个时间段推VR对消费者可能是不利的,有成本在里面,就不容易推,所以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推。

施永青:VR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是成本比较高。你自己不是太赚钱的时候就不想推,对手就觉得你不推,我推了就可以领先,所以开始亏一点也不要紧,可以把竞争对手赶走。

观点地产新媒体:因为拿了大量的资本,这些资本要更快的上市变现,中原的上市计划还在提吗?

施永青:现在链家可能难上市,我记得4年没上市的,明年或者后年要到期了。

链家到今年好像还在要钱,其实它的现金流一路都是负的,投资太多了。现在内地很多企业都在排队没排上,链家应该是没机会排得上的。

至于我们,现在我们没做好,上来干什么呢?你要上市,要真的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的机会、合理的回报。

施俊嵘:我觉得上市是一种方法,但也不是唯一获得资本的方法,所以也不一定是走上市的路。

我们今天的运作模式,包括大部分的管理层也是习惯了这种没有外来资金影响的管理方法。如果把钱拿到手了,会不会用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观点地产新媒体:链家如果不上市,后果会怎么样?

施永青:基本上他们现在这场仗已经打赢了,因为已经做了老大,而老二、老三有距离,所以现在是已经赢了。

赢在规模,赢在也比人家做得好,效益也不差。应该赚钱了,但我认为赚的钱很难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因为不容易达到,如果真的把所有对手都干掉了,占了50%以上的市场,投资者就可能拿到回报,现在只是北京有50%,上海大概20%多,其它地方比重都不高。

比重不高的话,利润有限,但是投了这么多,以后就比较难使人家满意,现在吃亏的是投了钱的人。

如果整个资金流出问题,链家一死就全死了。中原不一样,中原这里死那里还有可能活,我们每个城市是独立的。链家是一盘棋,这盘棋输了就全输了。比如说如果自如长租公寓,做不下去,要在其它地方凑钱救,就容易出问题。

当然,自如和链家可以分开,链家和贝壳也可以分开。

观点地产新媒体:关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怎么看?

施俊嵘:我自己听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比较年轻,没有看得太悲观,整个大局面还是比较清晰的,我觉得未来的日子是会比较谨慎的。

刚才说过,以前那些开发商开盘都会想现在开还是以后开,再拖一下,可能价格更好。但是我觉得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可能开发商不会这样考虑了,一旦能达到销售的条件,大部分都会去销售,这样其实是有利于整个市场的成交量的。

当然,因为外部环境比较差,所以对买家来说也会比较谨慎,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增长。这样一个市场对于房地产销售行业来说,我觉得也不会是特别坏。

施永青: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的时候,我已经谈得比较严重了。

我先谈比较宏观一点的方面,美国这次的改变是根本性的改变。以前它跟中国是合作互补,甚至看到中国的改革有成就。中国本来是走开放的道路,引进市场经济,发展私人企业,这些都是它欢迎的。但是现在中国崛起的速度威胁到了美国,所以可能担心自己老大的地位保不住了,所以要想办法来对付中国。

对付中国不是仅仅贸易战这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的,所以国家也在考虑除了贸易之外,还有什么薄弱环节容易暴露。而这里面,房地产也是有可能出问题的点。

一是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上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另外美国金融海啸就是房地产出事造成的,对社会整体的冲击,它自己也尝到了这个味道。

中国现在一方面不可以让房地产价格下滑得太多,因为下滑太多,老百姓的财富就会蒸发,财富蒸发掉以后,消费能力会受影响,投资能力会受影响,信心也会受影响,所以房地产这段时间不能掉下去,现在限价主要是防止它掉下去。

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也能升得太多,升得太多将来就有跌下来的机会,所以这种调控是难度很高的。

西方说调控价格就是开老爷车,开始踩油门好像没反应,老爷车的油管可能坏了,它不动,大力踩下去,结果它就往前冲,一冲又担心太快了,马上又踩刹车,就熄火了。所以调控房价是不容易的,但是不调控又很危险,未来就看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成不成功。

未来松是不会松的,紧也不会太紧。今年年初其实是松了一点,去年第四季度拿不到钱,开发商要举债的利息很高,都到了1分以上,连恒大也要1分3才能拿到,有些小的2分都拿不到。这样下去,这些公司的资金链就会断裂。

发了债以后,有一段时间又冲动了,有拿地的,又有地王出来了,所以现在又紧了一点。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开发过度了,以前房子不够的时候,开发出来的房子是有用的,不会浪费的,但是现在除了一线城市的人口还在增长,二三四线城市基本上开发的量比人口的需要还要多,而且不是短期的情况,往后的5年、10年可能也不容易消化。

观点地产新媒体:俊嵘是今年1月1号开始履行新的职务?

施俊嵘:对,现在是副主席。

本身我对三级市场是更加有兴趣的,包括我在香港也是做过中介销售员,刚好遇上最近我们三级市场在推行合伙改革,所以我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做大陆的三级市场的业务,当然其它的也会看,包括工商铺我也花了不少时间。

施永青:我叫他做一些事情,比如说他参加工作队,去做城市的改革,一定可以学到东西的。

应该是对行业、对公司、对管理都有提升,这些东西他学了之后一生受用,能不能使中原中国提升,还要看客观大环境配不配合。但是不会白做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准备在俊嵘的身上要实现重回第一?是不是给了他这个压力?

施永青:这是方向,但不是责任。

观点地产新媒体:他在过去一年的表现您满不满意?

施永青: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给他打多少分?80分还是90分?有100分吗?

施永青:我很少给100分的,80分已经很高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觉得这一年怎么样?

施俊嵘:这一年肯定是有很多挑战的,包括在做公司里面的业务,身边的一些员工都是非常有经验的,10年、20年的都有。

要突出我自己的价值,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自己感觉,以我的相对年轻的定位,我看事情的角度肯定会跟他们不一样,也是能发挥自己的价值的。打80分我觉得偏高了,我自己觉得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施永青:78分吧。

观点地产新媒体:俊嵘毕竟是1988年的,年龄较小,很多几十年的老臣子,听他的吗?

施永青:现在是他去听老臣子的。

施俊嵘:我觉得两边都有,你说1988年是不是很年轻?也不是。31岁了。

现在这个市场上,比如说我们大部分的客户,很可能就是我这个年龄的,包括我很多的朋友其实都是在准备买房,或者刚好买了房。你问我会不会比他们更了解客户,这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反而不是觉得我跟他们学得不够快,反而是觉得我如何可以更多地去影响公司,然后去慢慢地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今年我看到中原要做加盟店、合伙人,做模式的改变。中原会不会像链家这样,代理以外在另外的业态方面扩展?

施俊嵘:其实我们很多方面都有尝试,有自己去尝试,也有跟其他人合作。

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之前说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合作。之前也是推一个平台,其实是跟不同的银行、律师行或者不同的上下游合作,让他们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这样可能是更有效的。

我们反而不是像很多互联网企业,喜欢整个生态链都要自己把控,做到客户闭环,我们在这方面是比较少的。

但是当我们看到有机会的时候,或者觉得那一块是可以影响我们主营业务的,比如说一个担保业务,你知道买房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金融问题,所以这些我们觉得如果是影响我们自己的,我们也会主动去尝试。

观点地产新媒体:担不担心以后内地的业务难做吗?因为现在面临互联网的竞争,内地的消费的改变。

施永青:现在其实他面对的形势是相对不利的,因为竞争对手很强、很多,资金也比较多。

我们有一段时间做老大的时候养成很多坏习惯,有很多既得利益者。你做得好的时候,一些坏的东西没有暴露出来,都被掩盖了,现在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所以俊嵘现在还要去挑破这些?

施俊嵘:对。

施永青:现在要把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公司的规模我相信经过一段整顿之后也会变小,而不是大发展。先要找到生存的空间,才有第二步的发展,中原现在还在整顿。

观点地产新媒体:大施生提出的是无为,小施生您会提出什么?

施俊嵘:我们最近也经常会跟员工有一些讨论,其实我大大方向也是无为的。

我从小接受的也是这套理念,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有一些地方相对有为一点。以前很多员工和公司的利益没有很好挂钩,现在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东西把他们捆绑在一起。

在香港是比较好管控的,香港的商业成熟,营商气氛、员工廉洁度都是相对比较好的,也比较好管理。我们有一套比较简单的薪酬模式,可以很好地把员工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家是一条心,一起让公司越做越好。

到了内地肯定会有一点不一样,所以如果用纯无为的方法去做,有可能就是大家的利益会有冲突。所以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其实我们可以多做一点。

这些有限度的有为做好了之后,大方向还是可以无为。只要捆绑了利益之后,不用管太多,大家也会一起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