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近期各地陆续出台稳楼市政策,官媒《证券时报》总结此轮房地产新政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楼市政策与人口、人才政策等相结合;二、各地拥有更多自主权,因城施策;三、不同城市政策差距拉大。此外,专家认为目前楼市信心不足是最大问题。
与人口人才政策结合
5月14日,东莞市住建局凌晨出台楼市新政指出,商业银行要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另外,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南京市最新购房新政也指出,生育两个孩子及以上的南京户籍居民家庭可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同时,还可享受相关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等支持。杭州的新政则明确,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在报名参加新建商品住房公开摇号销售时,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相关情况已成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杭州、江苏南京、江苏无锡、广东东莞、四川乐山、四川绵阳、江苏苏州等多个城市针对多孩家庭出台购房新政,内容涉及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放松限购政策等。另外,江苏常州、辽宁沈阳、山东日照、江苏扬州等城市最新出台的购房政策都针对青年人才给予了放款限售条件方面的倾斜。
据证券时报报道,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磊表示,中国将进入少子化高龄化社会,不断减少的新生人口和快递增加的老年人口是中国将来的人口趋势,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策经验表明,任何单独的政策措施都无法对生育率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设立涵盖婚恋、生育、教育、住房、养老、社保等方面的一揽子家庭支持计划,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资源分配,才能全面保障家庭发展,提升家庭生育意愿,这是此轮多地购房新政与人才、人口等政策结合的原因。
另一方面,各地购房政策更加灵活、多样、本地化。天津、广东东莞、广东惠州、浙江杭州、湖北武汉、山东济南等一批热点城市也已根据自身情况推出了政策。天津将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60万元(人民币,下同)上调至80万元;东莞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惠州取消惠阳区、大亚湾区限购;佛山满5年二手房不占购房名额,交易也不限购。
一线城市依然暂未放松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个全国一线城市除了全国性的降息政策外,暂无其他显著稳楼市政策出台。而南京取消二手房限购新政则在官宣不到三小时即被紧急删除。可见,在楼市方面,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依然未显著放松。
中指研究院分析,从各线城市政策侧重点来看,一线城市在购房补贴、落户/引才等方面微调政策,二线城市更加侧重优化限购、调整公积金、发放购房补贴、落户/引才等方面,三四线城市调整的政策更多地聚焦在发放购房补贴、多孩家庭住房支持以及落户/引才等方面,弱三四线城市将贷款政策放宽至国家政策规定最低水平,在刺激购房消费的力度上均是本轮政策潮中最强。
张磊表示,目前对房地产来讲,信心不足是最大问题,转变房地产下行趋势的关键,是扭转社会特别是居民对房地产行业的预期。目前的政策调节仍称不上是重大利好,只是局部调整,短期内难以对整个市场产生大规模提振效应。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当月累计有超过56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政策。就在5月23日,哈尔滨也加入稳楼市行列,发布通知废止了2018年5月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