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52) 8202 8321 

湾区协同发展香港添动力

发表时间:2021/05/26 责任编辑:驻港办

提示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完善选举制度奠定爱国者治港后,香港进入新时代。新制度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治理好香港便成为重要议题。香港要获得经济成长的动力,需要适应主导经济发展的力量转变为中国经济,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近日,港府积极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社会各界不可不察

 

湾区的区域发展协同可为香港注入发展新动力。香港需要科创产业作为经济新动力,但苦于制造业规模有限,难以迅速转化科研成果为生产力。根据政府统计处,近年制造业占本港GDP长期少于1%。香港人口逾750万,市场规模也有限。故此单纯依靠香港自身发展科研产业,难度颇高。广东省依然是制造业重镇,可以作为香港科研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广东省相比,香港的优势在于接近国际市场,规模不大,可以作为科研产品的测试市场,探索国际市场对产品的反应。一旦产品反响正面,则可针对国际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并借助香港完善的工商支援服务等加速企业发展。近来港府向立法会申请10亿港元,计划在深圳河南岸打造容纳近3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发展创新及科技与物流走廊,是融入大湾区的关键一步。深港两地的政府与市场需要在产业合作及监管、人口过境、地区发展规划等方面都需要更密切的沟通,才能发挥到区域发展协同的效益。

 

提升政策协调能力

各地政府人员交流有助香港提升湾区政策协调能力。香港投入湾区整合必会有大量相关的发展项目,无论是跨境监管、规划和落实过程,需要各地政府的密切沟通,进行政策协调,而落实政策协调的是各地政府的公务员。近日,特首林郑月娥表示,港府正与广东省与深圳市探讨互调公务员挂职,促进彼此了解。此举有助粤港两地就着湾区整合进行政策协调,因为挂职人员借此建立起人际关系的联系,熟悉两地政府工作流程的异同,清楚两地发展各自的需要和优劣所在,对于日后的发展政策协调大有裨益。广东省则主动选拔港澳人士担任公务员,作为加强对港澳政府协作的能力。借此,港府可借助公务员挂职交流获取的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和人际网络,加强政策协调能力,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协作效果。

 

加强湾区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可惠及香港市民。税收方面,内地已出台目前港人在内地缴交居民个人所得税183天判定标准的操作办法。根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让湾区内地九市可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包括香港)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提供补贴弥合香港与内地个人所得税的差额。广东省人民政府已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大湾区事业单位招聘港澳居民。截至2020年底,已有10名香港青年获聘加入广东省各级单位成为公务员。此外,广东省于2021年初发布《广东省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深圳和东莞再有五个职位招录港澳人士。如今,深圳市政府已拟录用4名港籍公务员。湾区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令香港市民能透过就业,受惠于湾区市场发展。

 

湾区内部贸易联系的加强有助香港发展独立品牌。在2020年6月起实施的《CEPA服务贸易协定》修订协定,除了适用于内地全境的开放措施,亦在金融、法律、建筑及相关工程、旅游、教育等服务领域新增了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进一步加强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让香港服务业包括专业人士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入大湾区市场。近来,港府向香港贸易发展局拨款,短期内开展支援措施,包括联同广东省及有关商会推出一站式「GoGBA」平台,提供湾区市场及政策咨询、咨询服务及培训、企业推广,以协助港商拓展内销市场。借助湾区内地城市辽阔的市场空间,香港企业可在积极发展独立品牌,攀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完善两地法律合作

湾区规则衔接有助香港扩大发展科创产业的空间。律政司司长郑若骅514日在深圳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签署《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式的会谈纪要》。此举善用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下所享独特地位,进一步完善两地在民商事法律的合作。科创企业的发展涉及研发技术,以及将创新技术的商品化,中间难以预估的风险很高,债务重组与公司清盘往往是关键纠纷。港深两地在公司清盘和债务重组上加强合作,作为湾区市场规则衔接的起点,令两地企业家和投资者更清楚如何借助法律保障自己,扩大科创企业的容错空间,进而促进两者跨境合作与发展。

 

湾区教育与科研的整合有助香港奠定国际创新中心的地位。受困于少子化的人口趋势,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人口逐年下滑,2021年报考人数再创新低,下滑至5.2万。这令香港的大专院校面临服务人数和学校规模收缩的危机,不利于科研与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在湾区内地城市开设分校有助香港的大专院校发展,维系服务人数,近年五所香港大专院校有意落户五座湾区内地城市,落户城市分别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和肇庆。

 

至于科研经费方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截至2020年年底,已批出超过1.6亿元人民币予本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约90个研发专案、参与建立19个粤港澳实验室及建立一个实验室的香港分部。香港大专院校可依托湾区发展的知识需求和资源,奠定香港国际创新中心的地位。

 

总括而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香港要重现昔日光辉,需要正视全球格局今非昔比,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多极中重要的一极,更成为影响香港经济的主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整合进程将是香港的经济动力来源,落到实处就是区域发展协同、各地政府人员交流、劳动力市场整合和贸易联系、湾区规则对接,以及教育与科研的整合,进而为香港注入发展新动力,奠定国际创新中心的地位,加强全球城市的角色。

 

香港各界应密切留意香港在湾区整合进程的举措和影响,投入湾区发展大局,为香港的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作者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未来投资集团董事长林至颖)


香港文汇网 (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