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8/16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新引擎、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东岸城市中轴有望成为立足湾区、对标国际发展的新增长极。日前,由广东省政协委员聂竹青等27位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做优做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的提案》,为此,8月12日下午,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带队前往深圳龙华区调研梅观创新走廊,建言通过增强大城市虹吸效应,加强小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际发展迈出跨越性一步。深圳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区政协主席钟荫腾陪同调研。
活动当天,调研组围绕重点提案的办理情况,来到银星科技园现场调研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有关情况,并随后在深圳龙华区委组织座谈。广东省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深圳市发改委等多部门分别针对省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汇报,一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是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具备核心引擎作用,更具湾区活力。接下来有望纳入广东省「十四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当中,同时积极对接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共同目标、跨区联动、协同发展。
亟需建立省一级统筹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横跨广州、香港、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亟需建立省一级统筹的协调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有效解决。」会议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作为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的战略支撑,需要明确其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推动大湾区各地市加强创新资源流动与共享,形成协同互补发展格局。同时,亟需建立省一级统筹的协调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有效解决。
为此,龙华区委书记王卫指出,目前龙华区正全面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加快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这也是对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全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的具化对接、细化落实,希望未来龙华区可在大湾区珠江东岸中轴中实现各类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形成中轴城市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分工的合作新局面。
借虹吸效应形成轴心经济发展带
「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是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它串联着广州、东莞、惠州、深圳乃至香港,作为省政协的重要提案,如何将广东省湾区的规划落实到今后的发展里,是未来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的重点,希望可以形成虹吸效应,使大湾区东岸形成轴心经济发展带。」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表示,联合发展是共识问题,特别是规划发展、交通、产业、科创四个方面都牵涉到区域协同合作发展,更需要细化到体制机制、创新协同等更深领域,从而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中轴高质量发展。
香港商报网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