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4/27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两只黑熊追逐打闹,雄狮发出深沉低吼,小猴在猴妈妈怀里吃奶……广州动物园所在的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寸金尺土,多年来政府一直有意将之迁往郊区以腾出空地发展,去年初也有市政协提出将动物园迁至60公里外的从化区。不过早前有关部门一锤定音,表明广州动物园是城市发展重要印记,决定不迁不拆,为广州人留住集体回忆。
建于1958年的广州动物园至今已有64年历史,动物园前身为1928年的「永汉公园」,现时园内展示400多种共约5000只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小熊猫、白枕鹤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从高空俯瞰,广州动物园有如闹市「石屎森林」中的一片绿洲。以越秀区商住楼宇最高楼面地价每平方米4.5万元(人民币,下同)计,面积42万平方米的动物园,地皮价值接近19亿元,堪称价值连城的绿洲。
数代广州人回忆 市民:块地多人睺
在广州市民心中,这里是集结数代人回忆的无价之宝。平日园内游客不少,除常见的「阖家欢」亲子游,还有挽手同行的年轻情侣、手持「长枪短炮」的观鸟大叔,以及到此拍短片搏流量的「网红」小姐姐。 「我几乎日日都来」,带着孙女的黎老伯家住附近,他记得最初动物园门票只要3毫,但「冇乜动物睇」,现在环境比过去好了很多。他有听过动物园要搬的传言,「讲了十几年,这块地肯定好多人『睺』住,如果真的要搬,我们也没有办法」。
另一名与妻女同行的罗先生则说,他小时候常到动物园,记得当时门票是5元。动物园现时全票20元,小童半价,6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免费。罗先生认为收费非常亲民,虽然部分设施略显陈旧,「廿蚊门票,你想点啊?如果要改善,门票可能加价,那就没那么多人来」。罗先生不同意动物园搬往郊区,认为现址位置方便,郊区的野生动物园虽然地方大,但路途远、票价也一定会更贵。
早在2009年,就有消息指广州市规划局计划于2012年将动物园迁至离市区25公里的帽峰山,后来园方认为「不适宜」;2021年,广州市政协委员刘奕志提议迁至离市区60公里的从化区,再度掀起争议。
支持搬迁者称噪音废气影响动物
广州动物园的象舍、猴山等部分馆舍落成于1960年代,虽经过多次翻修,仍略显陈旧。支持搬迁者主要出于动物福利考虑,认为附近城市噪音、废气污染等对动物有影响,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长期留在狭窄空间,会出现不断兜圈等「刻板行为」。此外,亦有市民认为广州动物园的停车位不足、园内道路较窄等,若搬到郊区会有更多空间。
而反对阵营中,除了老广州们出于「集体回忆」依依不舍,有专家亦指动物园是难得的「闹市绿洲」,即使要搬走,亦应保留原地块的绿化用途,不宜开发房地产。中国动物学会会员、科普作家陈旻曾撰文反对城市动物园搬迁,称郊区的野生动物园路途远、收费贵,失去公益性质。至于「动物福利」,不是空间愈大愈好,关键还是设计和饲养管理。他举例称,有些独居型猛兽如老虎和熊,因为散养面积大,游客难看到,于是园方投放数量较多,但这些动物被「强行社交」,可能会发生打斗,还不如将它们分隔在较小的空间内。
当局称搬迁成本风险高 削公益功能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早前回应了刘奕志的提案,称动物园「不宜搬迁」,让喜欢动物园的广州市民放下了心头大石。局方回应,称根据国家建设部文件,城市动物园搬迁需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和公众意见;政府投资建设的动物园不得转让,要最大限度发挥科普教育、生物多样保护宣传和服务等公益功能。
其次,搬迁过程风险高,可能会导致动物受伤,一些群居动物到达新环境或发生抢夺地盘争斗而造成一定伤亡,这将产生巨大资源浪费和资产流失。再者动物园迁至郊区将增加市民消费和时间成本,弱化科普宣教功能和公益功能,儿童更难亲近动物。因此局方认为「广州动物园不宜搬迁。广州动物园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重要印记,在现址能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公益性动物园的社会服务功能,造福市民群众」。
文章来源:明报 (27/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