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6/15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粵港「一課兩講」成為了香港和廣東教育交流的一個新平台。13日,粵港「一課兩講」項目的課後分享交流會分別在廣州和香港兩地舉行。粵港兩地共有10對學校參與活動。本次分享會圍繞香港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和朝天小學兩所學校教師分別執教的兩個課例進行課後研討。課程授課主題為《四通八達的交通》,兩地專家認為兩節課都呈現了善用生活化、情景化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共同特徵,兩節課各具精彩。
記者了解到,粵港「一課兩講」項目是粵港兩地姊妹學校在兩地課程專家指導下,圍繞同一主題開展備課、授課、評課活動,內容以小學品德教育為主。朝天小學袁慧老師結合2022年新課標,對教材、學情、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反思等進行了介紹和交流。天主教總堂區學校黃晞華老師分別就課堂設計、實施和反思以及對對方課堂的觀察及想法進行交流,並分享參加「粵港一課兩講」的活動收穫。
粵港「一課兩講」項目專家梁錦波校長表示,兩地學校能就「交通」這個議題開展一課兩講的教學活動非常難得,深入探索課堂背後的教育理念,非常有意義。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校長孔虹表示,通過觀課,增進了粵港兩地老師的狀態和教學模式的相互了解。她期盼藉助粵港姊妹學校交流的深入推動,在兩地教育協同發展路徑上探索更多的經驗。
香港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宗校長宗藹雯認為黃老師的課非常生活化,重視素養導向。而袁老師的課重視思維化,從日常生活到未來的發展,滲透了國家情懷,還引導學生暢想未來的夢想,值得學習和借鑒。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任姚軼潔充分肯定兩校老師能因材施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把「交通」這個話題講得既有趣又有意義。
田家炳基金會主席田慶先認為, 粵港兩地學校積極參加「一課兩講」活動值得肯定,兩所學校在德育課程中能有效幫助學生成長、學習體驗、品德修養和形成正麵價值觀。
文章來源:文匯報 (14/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