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52) 8202 8321 

粤港澳大湾区施工大蓝图全面铺开 「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发表时间:2022/06/20 责任编辑:驻港办

提示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澳门人龙天翔2013年到广州创业,如今在广州定居,成为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副会长。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的便利,他每月通过广澳高速公路往返澳门两三趟,「交通拉近的不仅是我与澳门亲友们之间的距离,还有我们彼此牵挂的心」。对于他来说,大湾区,是家的扩大和延伸。


湾区融合,交通先行。铺开粤港澳大湾区施工大蓝图,「硬联通」全面推进: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依次屹立,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加速推进,跨珠江口通道成群;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形成陆上路网,「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


此外,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列,世界级港口群逐渐成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香港国际机场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年多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如今,在浩瀚的伶仃洋,港珠澳大桥如同「海上巨龙」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它以北38公里的地方,深中通道轮廓逐渐明晰,大桥「脊梁」即将挺起;规划数年的深珠通道开始论证规划……桥连大湾区,龙腾伶仃洋。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为东西两岸交通补上最强「拼图」。 「深中通道深圳侧接近前海合作区,通车后,香港科研人才前往中山等地更便利。」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说,此举将为珠江西岸城市制造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乘坐时速160公里的广州18号线约半小时可从广州南沙的万顷沙到市中心的冼村,从广州南站乘坐广深港高铁47分钟即到香港西九龙,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全速掘进向百米海底进发……轨道建设如火如荼,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大湾区水上「1小时生活圈」再添新时速。广州港内港港区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一期工程近日完成竣工验收,开通后,约120分钟琶洲可直达香港国际机场及澳门市区。未来,该项目二期计划增开琶洲往返香港市区航线,填补广州中心城区到港澳水上高速客运航线的空白。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跨城跨境通勤持续优化。随着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相继开通,「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便利落实,2/3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青茂口岸的开通让澳门女孩程曦多了一种回家方式,「平日在珠海横琴工作,周末返回澳门陪伴家人。」


至2035年,珠江口将形成14条公路铁路跨江通道,形成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快速交通体系,进一步织密大湾区交通网。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史焕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跨珠江口是交通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珠江口跨江通道陆续建成,将加快构建大湾区「A」字形交通主骨架,强化前海深港合作区、横琴粤澳合作区、广州南沙自贸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与此同时,这些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的合作。


文章来源:香港商报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