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发表调查报告指出,去年大湾区制造业积极的复苏势头正延续至今年,但仍有很多理由促使制造企业对未来的前景持审慎态度,包括中小型制造企业表现欠佳、成本上升和投资意愿低迷等。
受访企业称,去年企业业务实现扩张,并预期多项经营表现指标的扩张势头将延续到今年,企业尤其预期今年销售额和订单的增幅最大,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和1.1个百分点,相应地,企业预期用工、薪资、盈利和融资规模将有较小幅度改善。
受访企业指出,今年预期的工资涨幅(3.1%)应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工资以外成本增加的负面影响开始大范围浮现,并预期将持续较长时间。12%企业称已实现将上涨成本完全转嫁,26%企业称能转嫁一半以上上涨成本,占比最多的41%企业则称,能够转嫁一部分成本,但不到成本涨幅的一半。当前形势下,外需前景疲弱可能使得转嫁成本更困难。
另外,34%企业称向境外搬迁产能的计划仍在考虑之中,49%企业则称尚未开始考虑迁厂。表示今年将「放慢」科技升级换代步伐的企业占比,超过将「加快」升级换代的企业。
报告指出,注意到更多因素推动制造企业考虑是否将产能搬迁至海外。随着制造企业对稳健生产和分散产能的需求上升,「中国+1」产能布局策略正引起更多关注。东盟正从中受益,预计未来东盟将持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其出口份额将随着时间不断扩大。
另外,受访制造企业对大湾区长期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纵使调查亦显示,现阶段将产能扩张至其他大湾区城市的紧迫性不强。
来源: 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