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成果巡展活动以「对标国际一流湾区、聚焦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展示大湾区创新发展成果。当前,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正加快集聚,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力推进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初步形成。
广深创新能力获全球认可
据悉,广东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港澳5所全球100强大学、广东5.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优势,强化三地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大力提升大湾区科技创新实力。2020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200亿元,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广州累计有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174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83家,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广州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上年的32位提升到21位。
深圳创新发展动能强劲,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2020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7年居全国城市首位。2020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86万家,五年增长237%。
湾区科创合作多点开花
在大湾区战略推动下,大湾区科创合作日趋频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平台。当前,深圳推动前海开发开放全面提速,不断深化深港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现已建成运作仓储设施超126万平方米,具有坚实的港口物流、国际贸易、国际中转等临港产业基础。
随着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的出台,广州积极为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提供融入型全方位服务,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在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和先进低温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在这里正获得广阔空间。
江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位于江门的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发挥科技优势,以中草药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主,力推健康养生产业。
当前,肇庆正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作为广东省港澳青创载体1+12+N规划中的重要节点,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人才及资源。
作为全国唯一与香港、澳门陆桥相连的城区,珠海香洲区加快建设「融通港澳、联通八方」的湾区极点门户。佛山禅城高明顺德三水南海五区均参加了此次巡展。
香港商报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