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8/09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香港商报承办的「202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成果巡展」活动8月3日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启动,并将在大湾区城市巡回展览,至9月19日结束,为期一个半月。粤北城市韶关积极对接融入大湾区,参与了此次图片展活动,向游客们展示了绿色生态、文化多样、产业发展的善美韶关城市风貌,一幅幅精美大气的照片吸引了游客们的观驻和喜爱。
韶关图片展示了善美韶关的城市风貌
韶关此次参与展出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岭南名郡、绿色生态、红色高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韶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12.9万年前,「马坝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交汇点,成为「广府之源」。先后涌现出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明代抗倭名将陈璘等杰出人士及邵谒、廖燕等大批学者、诗人,禅宗六祖惠能在韶关弘法37年,韩愈、刘禹锡、苏东坡、杨万里、文天祥等曾游历其间。孙中山先生两次在韶关誓师北伐,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毅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抗战期间迁韶近4年,有798个革命遗址被列入省级名录,其中列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名录」有502个。
现场嘉宾观看展览
韶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是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节点城市。京广高铁,京广、韶赣铁路,京港澳、南韶、乐广、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通过高铁50分钟可到广州、1.5小时可到深圳、1小时45分可到香港,已融入大湾区城市1小时生活圈。
作为粤北生态屏障,韶关生态优良,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系统独特,生态链完善,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指标均居广东省前列,韶关市7个县(市)均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内南岭山区是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三屏四带」中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是华南生物基因库和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绿洲」。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多种矿产资源禀赋居广东省前列,是「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以及广东重要电力输出地和重要水源保护地。
游客观看展览
红色是粤北韶关最耀眼的一抹亮色。这里留存了大量的红色文化印记。韶关是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的第二个农民运动中心,同时还是红军长征经过广东的最主要地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转战韶关,共和国十大元帅有八位曾在韶关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和深深的历史烙印,毛泽东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曾来韶关进行过调查研究,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韶关开展了一个多月的革命活动,项英、陈毅率部在南雄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委北迁韶关。这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在韶关留下了光辉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韶关也成为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韶关产业门类齐全,基础厚实。曾经是华南重工业基地,是中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地市。市区现有韶关高新区和华南先进装备园两大发展平台,县域实现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拥有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烟草、纺织服装和玩具等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及现代轻工业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优质稻、优质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禽畜等主导产业和茶叶、油茶、中药材、花卉、蚕桑、黄烟等特色产业,是中国兰花、黄烟、三华李、九仙桃、杨梅、枇杷、马蹄、银杏之乡,珠三角优质生态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各市明信片在香港街头派发,受市民喜爱
2020年,韶关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被列为广东省首个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市。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用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把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康养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田园观光、乡村民宿、文化体验、科普研学等农旅新业态,做大乡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不断提升乡村精美风貌、文明风尚,乡村面貌大幅改善。
云展览海报二维码
本次创新成果图片巡展除了在湾区各城市展览外,还开启了「云展览」线上看展互动模式,只需扫码进入就可看到各城市发展成果。另外,创新成果展的明信片自3日起也在香港各地铁口、图书馆、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免费向市民派发,陆续还将在大湾区巡展各城市免费派发,让大湾区广大市民及国际友人共同了解各城市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得到了香港中联办宣文部、澳门中联办宣文部、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以及各市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香港商报网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