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52) 8202 8321 

保险双循环 连系大湾区

发表时间:2022/06/07 责任编辑:驻港办

提示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香港进入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在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双循环」三个字被视为能稳住大局的基本盘,所谓「双循环」,标志着双层内涵:一是发展「内循环」经济,巩固实需根据地;二是开放推进「外循环」。香港的未来格局,取决于如何聚焦内地市场商机,并能否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随着疫情缓和,经济活动逐步恢复,不同行业都要探讨疫后的发展路向。内地政策强调「双循环」,两年前,内地发表「关于金融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当中提及扩大保险业向外开放,涵盖范畴广泛,但仍需要在法规及监管上配合。对于保险业,内循环就是指本地市场,而外循环,当然就是指大湾区。


作为香港保险业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本届香港保险业论坛暨大湾区保险业大奖颁奖礼以「保险双循环、连系大湾区」作为主题,正正带出两个引领香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双循环」及「大湾区」。


本地市场方面,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在颁奖礼上致辞时表示,香港保险业在寿险及财富管理两方面已经做得很好,如何再行出新路向,相信业界都满肚密圈,而近期好热门的绿色金融,理应是其中一分子。


在推动保险业促进「外循环」方面,许正宇指,香港可以运用自身的优势,做好连通国际市场桥梁角色。首先,香港在去年3月开始实行保险相连证券业务的新规管制度。在去年6月的论坛上,他已提到这项条例的实施,和推出为期两年的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提供诱因以吸引海内外保险企业或机构来港发行保险相连证券。在今年的论坛上,果然再报佳音,首宗保险相连证券已于去年10月透过巨灾债券方式发行,募集金额达3,000万美元。这些巨灾债券将为内地因台风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障,发挥风险管理的金融功能,并展现国家「双循环」策略所带来的机遇。


大湾区正好是香港参与内循环的最佳切入点,策划售后服务中心和推展「跨境理财通」等的机遇和经验,与内地当局进一步研究促进跨境销售香港保险产品的可行性,行业在大湾区稳步前行。香港正积极推动措施早日出台,并持续与保险业界紧密联系,以便尽快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在多个地点提供咨询、理赔、续保等支援服务。


另一项即将出台的措施,是对经港珠澳大桥进入广东省的香港车辆实施「等效先认」政策,把这些跨境车辆向香港保险公司投保责任范围,扩大到内地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保单,视为等同投保内地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便利相关香港车辆安排在内地驾驶所需的保险保障。实施细节仍有待与内地商讨,期望措施尽快落地,香港车主往返两地更便利。


疫情让我们对风险有了新的认知,同时反映保险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发展香港成为风险管理及保险业务中心的新机遇,加上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开放,期待香港保险业务未来继续透过「双循环」及「大湾区」这两个重要引擎迎来更多新高峰。香港保险业界精英辈出,并与内地市场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共同发展,保险业前景继续看涨。


文章来源:AM730 (7/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