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4/28 责任编辑:驻港办
复制以下链接分享到WhatsApp
http://rohk.centaline.com.cn
复制成功!
内忧外患影响工商
疫市工厦承接力佳
三月份全港共录53宗及9.85亿元,分别按月升3.9%及跌16.3%。宗数结束连跌三个月,但数字仍然在低位徘徊。全月金额较高的个案为尖沙咀「东海商业中心」一宗登记,价值7,500万元。按季度计算,第一季录169宗及27.67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的265宗及347.77亿元,分别下跌36.2%及92.0%。金额跌幅主要是2021年第四季一宗写字楼巨额登记推高基数所致。宗数创2020年第二季的153宗后七个季度新低,金额创2020年第三季的22.38亿元后六个季度新低。
本港三月份疫情严峻,隔离检疫、限聚令等措施仍然维持,令看房、见客等活动受到限制,恒生指数急泻蒸发市场大量资金。而俄乌危机引发全球粮食及化肥价格飙升,带来粮食短缺危险。而原油价格上升,及美国严重通胀情况,为本地写字楼市场带来未知的变量。受内外因素影响,写字楼买卖成交量再次陷入冰封。不过,月内亦录得一宗全幢成交,文咸东街87号全幢以约港币5,200万易手,总面积约4,167平方呎,平均呎价约港币12,479元。
租赁成交量平稳发展,惟平均租金较上月下跌约27%。港岛方面,金钟「远东金融中心」低层全层以呎租约港币55元租出,面积约10,800平方呎。另外,黄竹坑「One lsland South」中层01至08及26至30室以呎租约港币26元租出,涉及楼面约12,825平方呎,同属月内较大楼面的租赁个案。九龙方面,尖沙咀「永安广场」低层03室以呎租约港币40元租出,是该厦自去年9月以来录得最高的租金。
三月份全港共录228宗及22.54亿元,分别按月跌21.9%及6.5%。宗数创2020年10月的222宗后十七个月新低,金额创2020年11月的14.50亿元后十六个月新低。全月金额较高的登记为红磡「义达工业大厦」一篮子工厦,价值3.50亿元。按季度计算,第一季录841宗及90.38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的863宗及86.46亿元,分别跌2.5%及升4.5%。宗数创2020年第四季的758宗后五个季度新低。
葵涌区内工厦发展潜力优厚,在疫市下工厦物业有承接力,市场仍录成交。据市场消息指,葵涌葵昌路26至38号「豪华工业大厦」中层B室以约港币1,201万沽出,楼面面积约3,240平方呎,平均呎价约港币3,706元,原业主持货13年,账面获利约港币901万,升值逾3倍。另外,葵涌葵昌路9至15号「贵丰工业大厦」中层全层连1个车位,总面积约8,112平方呎,以约港币3,100万易手,平均呎价约港币3,821元,原业主持货5年账面获利约港币870万,升值逾4倍。
若按地区划分,在观察的十个主要工业区当中,以成交宗数计算,表现最好的是葵涌区,3月份录86宗成交,按月下跌6.52%;其次是荃湾区,录25宗成交,按月减少7.41%。若以成交金额计算,表现最好是葵涌区,金额录3.34亿,按月增加33.33%;其次是荃湾区,金额录1.71亿,按月下跌9.04%。
三月份全港共录64宗及30.36亿元,分别按月跌23.8%及升1.1倍。宗数创2020年2月55宗的历史低位后二十五个月新低,反映3月数字在低位徘徊。全月金额较高的登记为元朗「The YOHO Hub」第A期商场YOHO MIX元点,价值16.29亿元。按季度计算,第一季录288宗及75.82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的418宗及102.28亿元,分别下跌31.1%及25.9%,反映收紧防疫措施打击商铺市况。宗数创2020年第二季的248宗后七个季度新低,金额创2021年第一季的70.05亿元后四个季度新低。
3月份商铺买卖成交集中为细码货,主要位于民生区街铺,最近筲箕湾望隆街14号地下,面积约800平方呎,以约港币2,780万成交,平均呎价约港币34,750元,原业主于2010年以约港币848万购入上述物业,持货十二年转手获利约港币1,932万,物业升值约2.28倍。该铺位于街市段,人流十分畅旺,即使在疫情期间,市民仍然要外出购买食材,因此这类民生行业的生意相当稳健。
商铺租金大幅下滑,吸引商户在疫市下租铺,最近尖沙咀弥敦道111至181号「栢丽购物大道」地下G1至G4号连一楼1至2号铺,地下面积约2,866平方呎,一楼面积约2,894平方呎,合共约5,760平方呎,获零售商户以约港币60万承租,业主原先放租叫价120万,直到去年11月,业主叫价回软,把租金调低至约77.8万,而最终减价约一半后租出。